图片为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桑日厂区一角。 记者 刘枫 摄
(西藏日报 3月7日 讯)16年前,一群心怀梦想、肩负嘱托的创业者从江汉平原来到雅砻大地,在桑日县雅鲁藏布江畔的一片荒滩上拓荒耕耘,建立了年产能达260万吨的大型水泥企业——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西藏)有限公司,书写了藏鄂相亲、携手共进的产业援藏篇章。
援藏重在援产业。为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能,山南市积极与对口援助省份湖北省对接,依托湖北省产业优势,变“输血式”援藏为“造血式”援藏,推动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落地建厂并日益壮大,有效缓解了全区建材市场水泥供应不足的局面,促进了山南经济建设和群众增收。
提升产能增效益
去年8月18日,是让每一个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人都激动的日子。那一天,红彤彤的火炬在每一个工人的手中传递,当火炬最终点燃生产窑的时候,所有人都鼓起了掌。这标志着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三期窑系统正式点火生产。从此,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由年产能30万吨的“小树苗”,一跃成为年产能260万吨的“参天大树”,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更是山南经济建设、湖北产业援藏的重要成果。
产业发展要立足长远,援藏“造血”更需要扩大规模、提升效益。自2004年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桑日厂区动工建设以来,该企业始终立足西藏需求、着眼国内市场,科学谋划产能建设,先后两次扩能,开发出日产1100吨、2200吨、3000吨的3条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0.76亿元,销售水泥1210.9万吨,创造税收10.66亿元,为山南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不仅如此,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还投入资金3000万元成功研发适用于高原低温、冻土施工的低碱水泥、抗冻水泥等产品,广泛用于拉林铁路、藏木电站等工程建设,保障了各大重点建设项目的原料供应,同时带动了运输、服务、电力、贸易等产业链的发展。
绿色发展守底线
走进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桑日厂区,物料堆放有序、道路干净整洁,行行柳树探出嫩芽,迎着春风缓缓飘荡,远处的雅鲁藏布江水在高山之下奔腾东逝,环境和谐而美丽。
坚守环保底线,实现绿色发展是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的理念。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通过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在全区率先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每年节约标准煤5916吨、减排二氧化碳21230吨,确保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还投入资金2.5亿元,配备了128台除尘设备、25台消声器材,升级改造了窑尾粉尘在线检测系统,将生产用水全部循环使用,有效防止了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实现了工厂废水零排放。
与此同时,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还大力实施“花园式矿区”工程,科学有序开发矿山资源,全面推进矿山复垦绿化,种植沙棘、柳树、藏青杨等绿化植被达25万平方米。2018年,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专项投资1000万元,将生产线循环冷却水引到矿山,分层铺设管道,实施植被喷灌技术,从而真正建成了“绿色矿山、生态矿山”。
助推脱贫践责任
助力脱贫攻坚、践行社会责任既是企业的职责,更是援藏工作的使命。
琼结县的索朗格桑曾是一名贫困户,靠种田、打零工维持生计。2005年他进入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工作,通过10多年的努力,从一名巡检员逐步成长为厂长助理、车间主任。这不仅让他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有房、有车的好生活,更让他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为山南市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和脱贫机会。在其700名员工中,除集团本部援藏的37人外,其他员工全部为农牧民群众。并且经过系统培养和锻炼,像索朗格桑一样的一批藏族员工,逐步成长为企业骨干,走上了管理岗位。
与此同时,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累计实施扶贫项目7个;投资260万元建立“湖北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立体养殖园”,带动100户农牧民增收;设立“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教育助学基金”“桑日县爱心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子;先后选派96人次驻村(居)开展强基惠民工作,与58户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脱贫攻坚、民生改善和乡村振兴,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共同致富的援藏赞歌。
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商城
供应商平台
办公系统